2017年12月14日,著名詩人、臺灣文學家余光中病逝,享年89歲。為紀念余光中先生,重溫他帶給我們的濃濃詩情,悠悠鄉愁,圖書館特開展了“余光中:我們共同的記憶”專題閱讀活動,為讀者簡介余光中的詩情一生,展示他的經典作品。
詩人余光中,1928年生于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是中國文壇杰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至今馳騁文壇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他說,“我寫作,是迫不得已,就像打噴嚏,卻憑空噴出了彩霞;又像是咳嗽,不得不咳,索性咳成了音樂。”記得他曾放言,“凡我在處,就是中國”,這也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而如今,凡他在處,便是世界。余光中先生因一首《鄉愁》抒發出了每個人心中不同程度的“鄉愁”情節,用詩的意境描述出每個人都回不去的“童年的故鄉”,在全球華人世界引發強烈共鳴,被大陸讀者熟悉和銘記。
此外,余光中先生還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讓我們和他的作品一起去感受那詩意的光芒,在茍且的生活中,展望詩和遠方!


圖書情報中心
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