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
作者:(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
譯者:馮增義
出版:譯林出版社2014.10
館藏索書號:K835/150

《一生的讀書計劃》作于1880年,共分十六卷,詳細闡述了自己思想轉變的全過程,重點描述了作者在東西方各偉大思想、宗教間的求索過程,以尋找生命的意義和靈魂的慰藉。思想深刻、內容廣博、文風質樸,尤其是對自我的剖析嚴酷苛刻,是一部難得的偉大心靈史。
推薦理由:
1.文學大師托爾斯泰的心靈史
托爾斯泰,偉大的作家、改革家,有影響的道德思想家。他是一個個人主義貴族,而在他的晚年卻很不成功地試圖過一種窮苦農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聲色,而終卻成為一個徹底的清教徒。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是我們息息相通的兄長,也帶有現世的共同特點,只是比我們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人情味,思想更縝密,目光更清晰,感情更奔放。這位天才道德家以殘忍的狂熱和無情的冷峻,對自己靈魂進行發掘。他一輩都在努力通過自我寫照達到自我完善,從不停歇,從不崛起,從不讓藝術流于形式。
2.現代人都應該一看的、追問生命意義之書
正如《懺悔錄》中所言:在探索生命問題的答案的過程中,我的感受和一個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受完全相同。我走到森林中一塊空地上,爬上樹頂,清楚地看到一片茫茫的林海,渺無人煙,也不可能有人煙,我走向密林深處,進入黑暗中,只看到一片漆黑,同樣沒有人家。歷經種種異化,現代人無時不處于迷失之中,一面遍尋不得生命之意義,另一面卻在抗拒著真實的自我。托爾斯泰對自己生命過往的回望,其意義和態度值得所有人效仿。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羅斯文學大師。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世界文學杰出的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繪了俄羅斯民眾廣闊的生活場景,被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代表作為《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本書館藏在圖書館五樓流通九庫,索書號為K835/150,歡迎各位讀者借閱并通過圖書館公眾號分享您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