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里完成“無縫針織技術”理論,馬上就能走進“一車之遙”的校外針織實訓基地,這即是課堂又是實訓基地的車間里完成無縫針織服裝成型加工工藝,快速將課程作業轉化為真實作品轉交給企業師傅以待轉化為商品,這里他們的身份也由學生瞬間轉變為學徒生.......在天派針織共建的校外緊密型實訓基地,從課堂到崗位,正逐步零距離實現。
“義烏作為‘中國針織無縫服裝名城’,無縫針織成為義烏工業的拳頭產業,擁有全球最大的無縫針織服裝生產基地,全球最完整、最成熟的產業鏈配套,產值占全國64%,全球54%。由此,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融于產業,立于產業,把專業建在產業上,把課堂設在崗位里?!绷x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意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專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探索符合區域發展的特色學徒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專業更是深化課程改革、創新開展“三主體”特色學徒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區域產業設置崗位課程,搭建“區域特色學徒企業工作室”,共同打造高素質無縫針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平臺,為實現無縫針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人才共育,校企行“三主體”協同育人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這既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心,也是企業人力資源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更是行業人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內容?!绷x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意設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負責人介紹,在建好校企合作機制、搭建行業發展橋梁之后,校企行三方把重點放在人才共育上。聚焦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從實施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資源建設、培養過程、質量評價這4個維度,推進校企行全程共育。值得關注的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天派針織、浙江無縫制造行業協會深化中國特色學徒制實踐,開展訂單、區域特色學徒培養,推行崗課融通、課證結合,實施 “1+1.5+0.5”分段共同培養。學生1年在學校學習,培養學生職業基本素養;1.5年在校企行協同構建的實訓基地,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增強其無縫針織技術認同;0.5年在崗培養,學習新技術、新要求、新材料和新工藝,為實現“零距離”上崗奠定基礎。
2020級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張筱婷 ,練羽欣、2023級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余杰等憑借其扎實的職業基本素養,按照分段協同培養要求,在大三上學期和大二上學期,他們就將進入實訓基地學習。
校企行育人的深度互動,除了讓學生與產業一線“無縫對接”外,也讓專業教師頗有收益。在學校科研反哺教學機制的引領下,促進了專業教師帶頭主持和參與無縫針織技術創新工程項目、針織服裝課程改革項目,以教科研項目為載體,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習實訓基地與平臺建設,以此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服務能力。
互融互通,搭建“區域特色學徒企業工作室”
如何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 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共同推進無縫針織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專業與企業、行業一直以來的共同探討的命題。2022年以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與我們先后聯合發起成立“無縫針織服裝訂單班”、“無縫針織瑜伽服新品研發學徒企業工作室”,雙方有組織地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與科教融匯。
立足區域特色無縫針織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引企入校,引項進課,專業與我們共建“無縫針織瑜伽服新品研發學徒企業工作室”,形成了工學結合、產用一體、資源共享、崗位雙通、人才共育、招生招工的產教融通共育機制,共同打造高素質無縫針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平臺,有效解決了校企互通互融深度不足、企方不適應校方協同育人機制問題。
商貿育人,實踐“工學商用”一體化課程
基于中國特色學徒制和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理論和“區域特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互通互融”的協同育人理念。引企入校,引崗進課,與我們合力打造“前道崗+后道崗+市場崗”崗位課程平臺,共建“工作、學習場景,商業、市場愿景”與一體的崗位教學情景,使得課程知識學習、技能訓練、研發創意、擇業創業四類課程難題逐漸遞增,設計專業導師、企業兼職導師、信息技術導師等“三導師”融通學習真項目、真產品、真商品,以此實現課程知識與崗位技能、創新、創業能力與市場、商業應用同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