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診改”?
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簡稱“診改”工作,診改工作是建立常態化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機制,引導和促進高職院校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提升內部質量保證工作成效的過程。重點是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與運行。
2.“診改”的依據是什么?
兩個重要文件:教育部〔2015〕2號文和〔2015〕168號文。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
《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教職成司函〔2015〕168號)
3.“診改”的目標是什么?
通過持續規范的自我約束、自我評價、自我改進、自我發展,建立并運行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不斷提升辦學活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實現自我診改是關鍵。
4.診改中強調的“三全”、“三共”、“三部曲”含義是什么?
“三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
“三共”:共創、共治、共享;
“三部曲”:事前(目標、標準)、事中(監測、預警)、事后(診斷、改進)。
5.診改“55821”的含義是什么?
5-五縱系統
5-五橫層面(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
8-“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2-雙引擎(激勵機制、質量文化)
1-數據平臺(校本數據采集分析平臺)
6.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什么?(“五縱五橫一平臺”)
建設“五縱五橫一平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即按照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等五個系統,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五個層面,以信息平臺為依托,建設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自我質量保證機制,逐步形成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7.學校診改的組織管理體系
構建由學校黨委會及院長辦公會組成的診改工作領導層,全面領導學校內部質量診改工作的頂層設計、實施和績效評價工作;構建由黨政辦公室(質量辦公室)、組織人事處、教務處、學生工作部、信息技術中心等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診改工作統籌層,聚焦診改七要素,面向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層面,制定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目標、標準、制度,實施監控預測和診斷改進工作。
8.什么是目標鏈和標準鏈?
目標鏈是依據學校發展規劃及其子規劃(專業發展、課程建設、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等),由學??傮w發展目標,專業發展目標、課程建設目標、教師發展目標、學生發展目標,各部門工作目標、各專業發展目標、各課程建設目標、教師個人發展目標和學生個人發展目標構成的自上而下、層級分明、內容關聯的目標體系。
標準鏈是依據目標鏈,由學校管理服務標準、專業建設標準、課程建設標準、師資隊伍建設標準、學生全面發展標準構成的內容關聯、相對獨立的標準體系。
9.學校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總體目標:建成中國特色國際一流農業高職院校
第一步:到2024 年,完成國家“雙高計劃”建設任務,爭取職教本科辦學試點,建成特色鮮明、行業領先、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農業高職院校。
第二步:到 2035年,涉農專業全面建成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學校進入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建成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農業高職院校。
第三步:到2049 年,全面建成行業領軍、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農業高職院校。
10.什么是“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是指全面提升質量的工作過程,由兩個循環構成一個8字型。依據目標和標準,組織實施,在工作過程中分析數據、診斷問題、及時改進,促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形成不斷提高的質量改進螺旋(循環提升)。
第1個循環是大循環,依據目標(起點),制定標準,設計行動方案,組織實施,全程進行自我診斷,不斷找到差距,通過學習創新,改進提升,建立更高一層的發展目標。
第2個循環是小循環,是指在實施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外部監測,進行數據分析,隨時發現問題,及時發布預警,督促相關部門、人員采取切實措施,改進行動方案。
11.不同層面如何實現“8字型質量改進螺旋”?
從相應的目標開始,制定標準,進行實施,通過自我診斷和外部監測,進行數據分析,隨時發現預警、及時調整改進,向更高的目標發展,促進工作質量的循環提升。
12.什么是診改“雙引擎”?
文化引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現代質量觀。
機制引擎:自我激勵機制、考核性激勵機制、聯動機制。
13.“診改”與“評估”一樣嗎?
診改與評估有本質的不同,最關鍵的不同是評估是通過外部評估促進學校發展,而診改是要求通過自我診斷與改進建立質量主體意識、實現常態“診改”和質量螺旋提升。
(1)組織主體不同
評估——不含質量管理方、辦學方的其他利益相關方或第三方;
診改——質量保證直接責任方( 設計、“生產”、管理)。
(2)標準設置不同
評估——組織者設定,相對固定;
診改——質量生成主體設定,與時俱進。
(3)運作動力不同
評估——外部,行政指令;
診改——內在,實際需求、自身需要。
(4)運作形態不同
評估:項目性質,階段性;
診改:與工作融為一體,常態化。
(5)所起作用不同:
評估:周期性、脈沖式激勵;
診改:過程監控、內生持續。
14.省教育廳診改復核專家組進?,F場考察復核主要工作方式是什么?
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深度訪談、實地考察、查閱資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方式,了解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基本架構、運行狀態、經驗成效以及學校質量文化的顯性化表現,對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專業質量保證、師資質量保證、學生全面發展保證、體系運行效果等診斷要素進行判斷。深度訪談對象包括學校管理層、執行層、教職工、學生、家長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等。實地考察內容包括學校教學條件、校園環境、設施設備以及實踐教學、課堂教學的運行狀況等。查閱資料包括數據平臺、網絡、管理工作制度(質量工作手冊)、教學文件(教育教學標準化文件)、教育教學運行記錄(質量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等。
15.復核的結論是怎樣確定的?
復核結論反映院校自主診斷結果、改進措施與專家復核結果的符合程度。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項目參考表中,診斷要素共15項。復核結論分為“有效” “異?!薄按倪M”三種,標準如下:
有效——15項診斷要素中,自主診斷結果與復核結果相符≥12項;改進措施針對性強、切實可行、成效明顯。
異?!?5項診斷要素中,自主診斷結果與復核結果相符<10項;改進措施針對性不強、力度不夠。
待改進——上述標準以外的其他情況。
16.復核的結論如何運用?
“待改進”和“異常”的學校改進期為1年,改進期滿后須重新提出復核申請,再次復核結論為“有效”的,同一周期內可不再接受復核。
復核結論為“異常”和連續2次“待改進”的學校,教育廳將對其采取削減招生計劃、暫停備案新專業、限制項目審報等限制措施。
17.被列入復核的學校應提交哪些材料?
(1)學校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我診改報告》。
(2)近2年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
(3)近2年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分析報告》。
(4)近2年學校、校內職能部門、院(系)的年度自我診改報告。
(5)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規劃及其他子規劃。
(6)學校所在地區的區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規劃。
18.如何深入了解診改動態?
全國職業教育診改網:http://www.zyjyzg.org/;
職業教育診改政策文件:http://www.zyjyzg.org/list_ZHVp.html
學校診改專題網站:http://www.artable.cn/zheng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