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課程層面診改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教職成司函〔2015〕168號)《四川省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川教函〔2016〕113號)《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修訂)》和《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完善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建立常態化的人才培養質量自主保證機制,推動課程診改工作順利開展,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構建課程的建設目標體系、完善教學標準體系和制度體系、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堅持“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工作方針,遵循全面質量管理和人才培養內在規律,以診斷為手段,以改進為結果,推動學校在課程層面建立常態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可持續的自我診斷與改進(以下簡稱“診改”)工作機制,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化質量意識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落腳點。課程診改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術技能為根本,圍繞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持續開展。
(二)以提升教學效果為目標,堅持持續改進
課程診改要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通過對質量監控數據分析和對比,深入剖析問題產生原因,制定具體、可監測的改進措施,形成自我改進、自我完善的內在機制,促進可持續發展。
(三)利用課程教學平臺,強化數據支撐
充分利用課程教學平臺和移動終端,采集課堂教學過程性數據,加強教學效果的量化分析,為診斷改進提供可靠依據。同時,作出全面、深入、細致、真實的觀察,關注特性與發展趨勢,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診斷改進工作的科學化、公平化和客觀化。
三、目標任務
建立健全課程質量保證工作組織管理體系,打造完整的課程診改目標鏈和標準鏈,完善制度體系和內控機制,構建完整的課程層面質量保證體系,按照“8”字質量改進螺旋從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兩個方面進行持續改進。
四、課程層面診改體系建設
(一)建立課程質量保證工作組織管理體系
建立學校、二級學院、教研室三級課程質量保證工作管理組織體系。學校層面成立課程層面質量保證工作小組,由分管教學副校長擔任組長、教務處處長擔任副組長、各二級學院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研究制定課程層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方案,全面協調課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的各項工作,明確診改工作任務,擬訂課程診改工作政策和重要制度,研究解決診改工作中重大困難和問題;辦公室設在教務處,負責組織學校課程診改日常工作。二級學院成立由負責人擔任組長的質量保證工作組,對本單位的課程診改工作進行組織和管理,撰寫本單位年度自我診改報告。教研室成立由教研室主任擔任組長的課程質量保證工作小組,負責組織本教研室課程教學團隊開展課程建設自我診改和撰寫自我診改報告等工作。
(二)明確課程診改的基礎
明確課程的定位,課程所面向的專業及課程屬性、學時、學分,已經形成的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情況,熟悉課程團隊多年建設形成的課程特色、已經積累的課程資源情況、課程的教學條件以及課程現有的信息教學手段與資源,尤其是該課程系統化數字資源建設情況、在線學習環境建設情況,通過梳理與分析,查找課程存在的問題,形成課程質量報告。
(三)建立課程質量保證體系
立足課程診改的基礎,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為核心,構建包含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的完整的課程質量保證體系。
表1 學校課程層面質量保證體系
五縱 |
課程層面 |
工作鏈 |
決策 指揮 |
組織 體系 |
教學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工作小組(學校) 二級學院課程質量保證工作組(二級學院) 課程質量保證工作小組(教研室) |
組織鏈 |
發展 規劃 |
學校課程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教務處) 二級學院課程建設規劃(二級學院) 課程建設方案(教研室) |
目標鏈 |
質量 標準 |
一般課程建設標準(達標建設) 校級/省級/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標注(專項建設、分層建設) 雙創示范課程/專創融合課程建設標準(專項建設)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標準(專項建設) 項目化、模塊化課程建設標準(專項建設) 課程標準 課程授課計劃 課堂教學質量標準 實訓教學質量標準 畢業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質量標準 示范課堂評選標準 |
標準鏈 |
質量生成 |
課程建設質量 課堂教學質量 實訓教學質量 頂崗實習質量 畢業設計質量 學生課程達標情況 學生學業達標情況 |
實施鏈 |
資源建設 |
課程教學團隊建設 教材建設 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
保障鏈 |
支持服務 |
課程教學制度與規范(調排課管理、日常教學檢查、教材選用與建設管理、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教研室管理、教學督導、學業預警、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 |
監督控制 |
教學督導報告 課程質量年度報告 課程診改報告 第三方評價(Mycos、企業調研) |
診改機制 |
兩引擎 |
引擎1:以質量文化為引領 引擎2:以考核機制為保障 |
一平臺 |
診改工作信息化管理平臺 |
信息鏈 |
(四)建立課程診改目標鏈
充分結合課程的現有基礎及建設成效,當前課程建設的目標,建立包含“項目建設 內容要素 教學實施”三位一體,“學校 二級學院 教研室”三級,“專業培養目標 課程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銜接貫通的人才培養目標鏈。
表2 學校課程層面診改目標體系
目標組成 |
目標名稱 |
指標或內涵 |
項目建設 (2020-2024) |
在線開放課程 |
校級:45門 省級:2門 國家級:1門 |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
校級:40門 省級:4門 |
模塊化課程/項目化課程 |
60門 |
雙創示范課程/專創融合課程 |
校級:40門 省級:6門 |
教材建設 |
每三年修訂一次教材 校級:30門 國家級:1門 |
信息化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
100% |
內容目標 |
課程培養目標 |
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 |
教學內容目標 |
構建完善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環節課程體系,力爭3—5年使專業核心課程內容更新一次,結合專業產業發展及社會需求分析,淘汰落后技術課程,新增新技術課程;不斷修訂課程標準,爭取專業課程涵蓋所有企業使用的主流技術和未來1—2年的主流技術 |
教學團隊建設目標 |
包含專家名師建設目標、企業兼職教師培養目標、雙師型教師培養目標 |
教學資源建設目標 |
包含案例、習題、視頻、動畫、微課等 |
信息化建設目標 |
包含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目標、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目標 |
教學實施 |
知識目標 |
/ |
能力目標 |
/ |
素質目標 |
/ |
1.注重整體設計、逐級分解落實,構建“學?!墝W院—教研室”銜接貫通的課程建設目標鏈。教務處根據學校發展規劃牽頭擬定學校課程建設規劃與目標,并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年度和各二級學院;教務處組織各二級學院根據學校課程發展專項規劃及其他專項分規劃制定本單位發展規劃,明確本二級學院課程建設的目標與具體標準,并編制專業建設分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表,將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專業。各二級學院組織各專業依據所在院系發展規劃,編制專業發展規劃,確定本專業課程建設目標與具體標準,并編制本課程建設分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表,將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課程。各教研室組織各課程依據所在專業發展規劃,基于SWOT分析,編制課程發展規劃,確定本課程建設目標與具體標準,編制本課程建設分年度目標、標準、任務分解表。
按項目建設實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對照目標檢驗預期成效,促進預期成果達成,并與績效考核掛鉤。
圖1 課程建設目標鏈
2.完善教學標準,構建“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銜接貫通的人才培養目標鏈。修訂專業教學標準,以調研多元利益主體需求為邏輯起點,根據需求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學生畢業能力要求,進而細化分解為畢業能力要求指標點,依據指標點建構課程體系;修訂課程標準,由畢業能力要求指標點,確定某項課程目標,依據每個指標點,分解支撐課程目標的知識、技能、素質目標,進而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并制定學生學習合格標準;細化分解單元教學目標,將課程目標進一步細化分解為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項目、案例作為教學載體,設計系列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目標相關聯。
(五)建立課程診改標準鏈
以《課程建設標準》為基本標準,基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學生成長、職業能力為主線,統籌考慮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關系,對接職業標準,根據各課程性質不同,以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教學改革課程為抓手,制定各課程建設標準,并結合課程建設標準,進一步完善課程標準、教學團隊標準、資源建設標準和課程質量標準,保證課程在課程建設、教學過程、教學團隊培養、質量管控等方面得到規范化和可持續化提升。貫通人才培養目標,基于一堂課從課前、課中、課后三方面建立課堂教學質量標準,基于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從課堂教學、實訓教學、畢業實習三方面建立課程標準鏈。
表3 學校課程層面診改標準體系
標準組成 |
標準名稱 |
標準說明 |
課程建設 |
課程標準編制規范 |
指導性文件 |
一般課程建設標準 |
指導性文件 達標建設 |
校級/省級/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標準 |
專項建設 分層建設 |
模塊化課程/項目化課程建設標準 |
專項建設 |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標準 |
專項建設 |
雙創示范課程/專創融合課程建設標準 |
專項建設 |
課堂教學 |
課堂教學質量標準 |
指導性文件 |
實訓教學質量標準 |
指導性文件 |
畢業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質量標準 |
指導性文件 |
示范課堂評選標準 |
專項建設 |
(六)建立課程診改制度體系
支持服務于標準和目標的實施和實現,將制(修)訂以下教學管理制度,完善制度體系和內控機制。
表4 學校課程診改制度體系
序號 |
制度名稱 |
1 |
調排課管理辦法 |
2 |
日常教學檢查管理辦法 |
3 |
教材選用與建設管理辦法 |
4 |
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辦法 |
5 |
教研室管理辦法 |
6 |
教學督導管理辦法 |
7 |
學業預警管理辦法 |
8 |
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管理辦法 |
五、診改運行
課程診改包括課程建設診改和課程教學診改,診改主體分別為二級學院和教研室,診改范圍為學?,F開設所有課程。以課程年度建設工作周期實施診斷改進工作,課程建設診斷改進周期為1年,課程教學診斷改進周期一般為1學期。
(一)課程建設診改運行
每年年初由課程負責人依據本課程的年度課程建設目標、標準制訂本課程年度建設計劃,明確年度建設任務、責任人、完成時限、驗收標準等,建立年度建設計劃一頁紙管理表單。每年初,課程負責人對年度建設工作進行總體部署與安排,明確團隊成員的工作職責。課程教學團隊根據年度建設計劃,按照學校相關文件要求,組織開展課程建設工作。每年初,課程負責人依據年度建設計劃明確月度建設任務,并進行月度任務分解,建立月度建設任務一頁紙管理表單,實施建設目標月度自我診改,保證建設的進度與質量。每月末,課程負責人統計本月建設任務完成情況;二級學院對照建設目標和標準實施季度溝通反饋,保證年度建設任務完成。學校年末對照課程建設項目進度表,實施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診斷并與部門獎勵性績效分配掛鉤。
圖2 課程建設“8”字質量改進螺旋示意圖
表5 課程建設診改主要質控點
序號 |
質控點 |
質控點描述 |
1 |
課程定位是否準確 |
課程定位是否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崗位,緊貼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實際需求,面向的職業崗位是否準確,人才培養目標是否與產業需求對接。 |
2 |
課程內容設置是否科學 |
課程內容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緊緊圍繞專業發展設置;課程內容是否對接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實踐技能比重是否適當;課程是否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課程學期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實踐教學。 |
3 |
課程教學團隊是否合理 |
課程教學團隊的規模是否適度;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比例是否協調;教師雙師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是否能滿足課程教學需要;課程教學團隊是否具備較強的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能力;是否制定了課程團隊的建設與發展規劃;是否具備指導學生進行項目幵發和綜合實踐的能力。 |
4 |
教學環境是否滿足 |
校內與課程相關實訓室的管理是否規范,是否有較高的使用效率;是否與企業共建了針對課程實訓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實訓室數量、設備配置等是否滿足課程的教學、生產、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需求;是否提供了與課程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
5 |
教學資源是否豐富 |
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是否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是否滿足課程的教學需求,是否建設了一批優質的專業課程教學資源,資源使用效率高,并形成了可持續幵發、應用機制;是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了虛擬的、仿真的實訓教學項目或教學課件;是否有鼓勵教師開展線上教學、學生在線學習的相關制度。 |
6 |
教材建設是否達標 |
是否建立了建材開發和選用制度;是否注重選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課程實訓教材是否開發完成;教材形式是否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
7 |
實踐教學是否有效 |
實踐教學形式組織模式是否恰當;教學設計是否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學活動(理論、實踐)是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知識是否理解,訓練是否到位(含專業技能大賽中針對課程相關知識點的分解);實踐教學是否根據真實工作過程序化設計,專業認知實習、專業技能實踐教學、頂崗實習(見習)是否系統完整地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
8 |
課程改革是否有成效 |
授課計劃制定是否合理;課程改革是否得當(是否合理利用慕課、微課翻轉課堂、項目驅動、案例式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討論式和場景式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否先進(是否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如AR技術、雨課堂、虛擬技術等);教學組織形式是否嚴謹、規范;是否開展第二課堂(比如創新創業、技能大賽);是否探索實踐在線考核與課堂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以及機試與筆試相結合的考試方式。 |
9 |
課程特色是否形成 |
課程建設是否有亮點;課程特色是否形成。 |
(二)課程教學診改運行
1.基于課程標準,實施課程教學適時診改。任課教師依據課程教學標準,按照課前、課中、課后的課程教學三環節,借助在線教學平臺,實施課程教學質量在線檢測和實時跟蹤改進,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形態,提高學生學習目標達成度。
表6 課程教學診改主要質控點
指標 |
質控點 |
目標值 |
標準值 |
預警值 |
基本 信息 |
適用專業 |
|
|
|
總學時 |
|
|
|
周學時 |
|
|
|
課程類型 |
|
|
|
課程性質 |
|
|
|
是否專業核心課 |
|
|
|
是否建立課程組 |
|
|
|
課程組人數 |
|
|
|
教學 資源 |
課程標準 |
|
|
|
課程教材 |
|
|
|
授課計劃 |
|
|
|
授課教案 |
|
|
|
學生習題集 |
|
|
|
靜態資源 |
|
|
|
動態資源 |
|
|
|
網頁課件 |
|
|
|
試題庫 |
|
|
|
試題數 |
|
|
|
信息化教學平臺應用及效果 |
信息化教學資源更新率 |
|
|
|
學生、教師、社會用戶訪問量 |
|
|
|
課程教學是否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 |
|
|
|
信息化平臺在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比例 |
|
|
|
師生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中的互動人數 |
|
|
|
實訓教學 |
開出項目率 |
|
|
|
課堂 教學 |
到課率 |
|
|
|
作業布置次數及批改率 |
|
|
|
學生作業完成質量 |
|
|
|
過程性考核次數 |
|
|
|
輔導答疑次數 |
|
|
|
教學 評價 |
課堂滿意度 |
|
|
|
督導評價 |
|
|
|
調課次數 |
|
|
|
學生評教 |
|
|
|
及格率 |
|
|
|
期末考試平均成績 |
|
|
|
總平均成績 |
|
|
|
表7 頂崗實習診改主要質控點
指標 |
質控點 |
目標值 |
實際情況 |
診改措施 |
頂崗實習準備 |
頂崗實習安全教育培訓 |
|
|
|
實習內容及要求培訓 |
|
|
|
頂崗實習管理 |
學生簽到頻率 |
|
|
|
周記篇數 |
|
|
|
批閱周記篇數 |
|
|
|
單獨指導學生次數 |
|
|
|
實地走訪率 |
|
|
|
聯系企業指導教師次數 |
|
|
|
變更實習企業人數 |
|
|
|
頂崗實習考評 |
實習成績(含畢業設計) |
|
|
|
單位錄取率 |
|
|
|
2.基于課程教學大數據,期末實施課程教學診改。課程團隊在學期末可以根據平臺提供的課程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報告進行自我診斷與改進。二級學院基于期末課程教學狀態數據的綜合分析,進行課程教學考核性診斷,評選二級學院優質課程,同時將評選結果運用于年終部門獎勵性績效分配。學??梢詤⒖紝W生學習狀態、教師教學狀態、學生學習達標率、課程測評等方面指標提煉形成學校層面課程質量診斷要點,依托大數據進行分析排名,適時開展考核診斷,并將結果運用于教師的年度績效考核、學院教學名師、教學團隊、示范課堂、教學能手評選等獎勵問責機制。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成立由學校主管教學副院長任組長,教務處處長任副組長、各二級學院及相關職能處室組成的課程診改工作組,全面負責課程質量保證體系構建,制定課程建設規劃、建設標準以及診斷與改進制度,實施課程診斷、改進和績效評價工作。
(二)制度保障
建立診斷報告與信息發布制度,及時反饋實施、運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建立目標考核制度,將課程診改納入二級學院教學工作年度考核范圍,切實保障課程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和診斷改進實施。鼓勵各二級學院制定科學嚴謹的考核方法,以數據為基礎,以結果指標為導向,遵循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開展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教研室主任和教師年度績效考核。鼓勵開展課程層面的專項課題研究,促進課程建設與診改實施。
(三)經費保障
根據課程建設目標,科學分析實現目標任務所需的資源條件,提供必要的學習調研、培訓等經費支持。對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等立項建設的課程建設項目提供專項建設經費支持,保障課程診改工作順利實施。
七、建設與實施進度
目標任務 |
具體工作內容 |
責任部門/責任人 |
完成時限 |
目標鏈打造 |
學校課程建設規劃 |
教務處 |
10月底 |
二級學院課程建設規劃 |
二級學院 |
10月底 |
教研室課程發展規劃 |
教研室 |
10月底 |
標準鏈打造 |
課程標準編制規范 |
教務處 |
7月中旬 |
一般課程建設標準 |
教務處 |
7月中旬 |
校級/省級/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標準 |
教務處 |
7月底 |
模塊化課程/項目化課程建設標準 |
教務處 |
7月底 |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標準 |
教務處 |
7月底 |
雙創示范課程/專創融合課程建設標準 |
教務處 |
7月底 |
課堂教學質量標準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實訓教學質量標準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畢業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質量標準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制度體系建設 |
調排課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7月中旬 |
日常教學檢查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教材選用與建設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7月中旬 |
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教研室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已完成 |
教學督導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學業預警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管理辦法 |
教務處 |
9月中旬 |
診改 運行 |
完成學校課程建設規劃2020年建設任務一頁紙項目管理表 |
教務處 |
10月底 |
完成二級學院課程建設規劃2020年建設任務一頁紙項目管理表 |
二級學院 |
10月底 |
完成本教研室課程2020年建設任務一頁紙項目管理表 |
教研室 |
10月底 |
完成2020-2021-1學期開課課程課程標準制(修)訂、審核 |
教研室 |
8月底 |
完成2020-2021-2學期開課課程課程標準制(修)訂、審核 |
教研室 |
10月中旬 |
完成2020-2021-1學期授課計劃、教案編寫、審核 |
教研室 |
8月底 |
推進立項建設課程建設,進行中期檢查 |
教務處 |
10月底 |
各開課課程推進診改運行 |
教研室 |
12月中旬 |
形成課程自診報告 |
教研室 |
1月10日 |
形成二級學院課程診改報告 |
二級學院 |
1月15日 |
形成學院課程診改年度報告 |
教務處 |
1月20日 |